<code id="veutz"><sup id="veutz"><pre id="veutz"></pre></sup></code>

<p id="veutz"></p>

    當前位置:網站首頁-> 資訊 -> 生活資訊 -> 經濟產業

    湛江:堅持苦干實干 努力奮進趕超

    經濟產業

    2023-03-03

  • 收藏
    48884 0

    港城春來早,奮進正當時。位于中國大陸最南端的雷州半島充盈著蓬勃生機、澎湃活力,當地黨員干部摩拳擦掌、干勁十足。

    湛江地處“雙區”、海南自貿港、廣西北部灣經濟區等國家戰略的交匯位置,發展潛力無限。沐浴著新時代的春風,湛江又一次站在了全新的歷史起點上,走到了國家發展大舞臺的“聚光燈”下。

    邁向新征程,湛江將堅定不移走好高質量發展之路,堅持工業化、生態化、數字化深度融合,全力加快大園區建設、推進大文旅開發、深化大數據應用,以只爭朝夕的勁頭、苦干實干的作風,推動實現跨越式高質量發展,不斷增強人口和經濟集聚能力,奮力在建設省域副中心城市、打造現代化沿海經濟帶重要發展極上取得新突破、實現新作為。

    融入新格局

    打好“五外聯動”組合拳

    2月10日,湛江綜合保稅區(一期)順利通過聯合驗收工作組正式驗收,標志著湛江綜合保稅區(一期)已具備封關運作條件,粵西唯一的海關特殊監管區域進入“開張”倒計時,湛江擴大對外開放再增新平臺。

    深化改革開放是高質量發展的必由之路。湛江充分利用國家戰略疊加交匯優勢,堅持大開放大發展,努力在融入新發展格局中實現自身發展,在服務國家戰略中拓展空間、激發活力,把增長潛力轉化為發展實力,將美好藍圖變成生動現實。

    經濟發展“一池春水”,離不開營商環境“源頭活水”。

    2022年,《湛江市優化營商環境條例》正式實施,營商環境評價提至全省第二檔。湛江新增減稅降費75.86億元,全市實有市場主體39.11萬戶,增長9.72%;深化“放管服”改革,鎮街體制改革持續推進,建成企業開辦“一窗通辦”平臺,實現投資項目在線審批,對RCEP成員國貿易額增長37.4%。

    如何在服務國家戰略中拓展空間、激發活力?湛江緊緊錨定“打造全國性綜合交通樞紐”的目標,加快建設海陸空立體交通體系,構建“灣區成環、半島成網”高快速路網。同時,深化與海南相向而行,高水平謀劃推進廣東·海南特別合作區建設,有力支撐海南自貿港建設,實現優勢互補、共同發展。

    聚焦交通互聯、產業合作、創新協同、民生互惠,湛江將加快融入“雙區”和三大平臺建設,不斷完善與廣州“核+副中心”動力機制,加強產業協作。此外,加快廣東自貿試驗區聯動發展區及湛江綜合保稅區、跨境電商綜合試驗區等平臺建設,推動奮勇東盟產業園創建國家級RCEP經貿合作示范區,深度參與共建“一帶一路”、西部陸海新通道,全面對接RCEP市場,打好具有湛江特色的“五外聯動”組合拳。

    做強主引擎

    挺起“制造業當家”硬脊梁

    推進464個重點項目建設,開工建設82個,數量創歷史新高;石化產業、現代農業與食品產業成為產值超千億元產業集群;巴斯夫(廣東)一體化基地項目首套裝置投產,一、二期項目全面動工……這一項項成績,是湛江2022年交出的亮眼答卷。

    湛江視海洋為高質量發展的戰略要地,大力發展現代臨港產業成績顯著。寶鋼湛江鋼鐵三號高爐系統達產達效,100萬噸氫基豎爐項目開工建設;中科煉化一期項目達產達效,二期項目有序推進,成為湛江首個年產值超千億元企業;廉江核電一期項目、烏石油田群開發項目開工建設。

    與此同時,縣域經濟發展亮眼。雷州經開區、廉江高新區、吳川羽絨和鞋業基地、遂溪產業轉移工業園、徐聞生態工業集聚區、赤坎都市產業園等一批重大制造業項目落地,全市引進項目166個,簽約額975.99億元。

    制造業的蓬勃發展,是經濟發展的最大底氣。2023年,湛江將強化大抓項目、抓大項目導向,加快形成項目建設強勢,不斷夯實產業基礎,大力實施“大產業、大平臺、大項目、大企業、大環境”五大提升行動,突出發展壯大現代臨港產業,切實把制造業這份家當做大做強,加快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

    湛江將發揮項目牽引作用,堅持“三年工程瞄準兩年干”,落實好全市穩投資和重大項目并聯審批工作專班制度,把招商引資作為“一把手工程”;增強平臺支撐能力,高水平謀劃大型產業集聚區和大型出口加工產業區建設,努力把東海島打造成具有全球引領力的重大產業平臺,高標準規劃建設承接產業轉移主平臺,推動奮勇、烏石兩大片區聯動發展、相輔相成;提升產業規劃水平,高質高效推進寶鋼湛江鋼鐵、中科煉化、巴斯夫、廉江核電等重大項目建設,全力打造綠色鋼鐵、綠色石化、綠色能源三大世界級產業集群。

    激活潛力板

    將資源稟賦轉化為發展動能

    “湛江對蝦”“湛江金鯧魚”“徐聞菠蘿”“廉江紅橙”……近年來,湛江壯大特色農業,累計創建省級以上現代農業產業園27個,入選全國名特優新名錄農產品53個,打造出一批優勢農業品牌,獲評為“中國對蝦之都”“中國海鮮美食之都”“中國金鯧魚之都”“中國水產預制菜之都”。

    得天獨厚的資源稟賦,正加快轉化為湛江潛力無限的發展動能。湛江以“百縣千鎮萬村高質量發展工程”為抓手,促進城鄉區域協調發展,加快把縣鎮村發展短板轉化為高質量發展的潛力板,全力推進縣域發展、鄉村振興。

    作為全省耕地面積最大、海岸線最長的地級市,湛江突出做好水稻種植、熱帶作物生產、水產養殖三篇文章,積極發展海洋牧場、遠洋捕撈和農海產品精深加工,開發農業觀光旅游、數字農業等新業態,加快構建特色鄉村產業體系。同時,壓實市縣鎮村四級書記抓鄉村振興政治責任,全力保障糧食和重要農產品穩定安全供給,持續做好防止返貧動態監測和常態化幫扶;深入實施鄉村建設行動,健全鄉村治理體系,建設宜居宜業和美鄉村。

    擁有別具魅力的自然風光和特色鮮明的歷史文化,湛江加快特色地域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推動優質文旅資源串珠成鏈,更好孵化壯大旅游產業,打造世界級濱海休閑旅游目的地。

    良好的生態環境是湛江高質量發展的獨特優勢。湛江著力健全生態保護長效機制和生態監管體系,深入打好藍天保衛戰、碧水保衛戰、凈土保衛戰,深入推進綠美湛江生態建設,加快推進創建國家森林城市,實現生態高水平保護和經濟高質量發展雙贏。

    堅持綠色發展,湛江將推動綠色轉型,落實“雙碳”戰略,統籌開發陸上風電和光伏項目,打造我國沿海重要可再生能源產業基地。

    堅持生態優先,湛江凝心聚力建設“紅樹林之城”,謀劃建設紅樹林博物館等一批生態旅游項目,大力提升“綠碳”“藍碳”等生態碳匯能力,將“紅樹林之城”打造成生態文明新名片、綠美廣東新亮點。

    【數讀】

    2022年湛江答卷

    全市完成地區生產總值3712.56億元,增長1.2%

    規上工業增加值1006.74億元,首次突破千億元大關

    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826.63億元,增長2.4%,增速全省第四

    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146.89億元

    貨物進出口總額624.8億元,增長14.7%,增速全省第一

    實際利用外資40.82億元,增長37.5%

    推進464個重點項目建設,完成投資840.19億元,其中開工建設82個

    中科煉化成為湛江首個年產值超千億元企業,石化產業、現代農業與食品產業成為產值超千億元產業集群

    全市引進項目166個,簽約額975.99億元

    深入開展駐鎮幫鎮扶村,實施幫扶項目1041個

    造林與生態修復11.1萬畝

    城鎮新增就業5.7萬人,新增城鎮公辦中小學學位3.2萬個

    全市每千常住人口擁有醫療衛生機構實有床位6.39張

    推動市域社會治理創新項目231個

    【火熱實踐】

    在競標爭先中實現比學趕超

    1月28日,正月初七,湛江召開開展“競標爭先”行動、展現“比學趕超”狀態動員大會,發出《關于開展“競標爭先”行動 展現“比學趕超”狀態的通知》,迅速學習貫徹全省高質量發展大會精神,激勵黨員干部鉚足“比”的勁頭、增強“學”的意識、強化“趕”的觀念、樹立“超”的追求,以新擔當新作為推動跨越式、高質量發展。

    起步即沖刺,開局即決戰。湛江各地各部門迅速行動,掀起比學趕超熱潮,吹響了扎實推進高質量發展的沖鋒號。2023年,湛江號召全市各級干部通過競標爭先,提振干事創業的精氣神,煥發爭創一流的正能量,錘煉攻堅克難的硬作風,瞄準解決工作中的難點、堵點,奮力跑出湛江發展“加速度”。

    號角催人奮進,湛江把“競標爭先”“比學趕超”落實到全市抓發展、謀振興的各個方面。

    湛江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先后率隊前往廉江核電、寶鋼湛江、中科煉化、中國海油湛江分公司、湛江灣實驗室、巴斯夫等大項目、大企業現場,全力做好服務保障工作,釋放了“項目為王”的強烈信號。

    作為全市經濟發展的主戰場,湛江經開區將當好湛江發展的火車頭,當好制造業發展的主陣地。經開區將加快構建現代化綠色產業體系,堅持以實體經濟為本,堅定制造業當家,依托大項目支撐低碳冶金、綠色石化、精細化工等大產業,以商引商、以鏈引商;謀劃大平臺建設,進一步提升產業集群承載力,抓項目促投資,深挖潛力穩經濟保增長。

    廉江市定下了五個“10+”目標——每月入庫10個以上固定資產投資項目、每季度簽約10個以上招商項目、每季度動工10個以上重點項目、每年凈增10個以上規上企業、每年每個鎮(街道)簽約10個以上招商項目。

    為完成2023年投資預期目標,湛江市發展和改革局正狠抓重點項目特別是關鍵項目建設,全力完成年度投資計劃,發揮穩投資等工作專班的協調作用,確保達到1492億元的固定資產投資年度目標。

    湛江市教育局正深化教育領域綜合改革,強化保障措施建設,以圍繞打造區域教育中心為目標,以推進廣東省基礎教育高質量發展實驗區建設為抓手,錨定教育各領域的全國、全省標兵,在各項工作中比學趕超、奮起直追。

    ……

    如今,港城處處生機勃勃、熱潮涌動。

    【奮進者說】

    中科煉化公司副總工程師、生產技術部經理郭勝軍:

    強化技術應用

    發展循環經濟

    中科煉化是華南地區重要的煉化企業,投產兩年,中科煉化累計創造利稅超過500多億元。

    企業的發展,離不開員工的努力和汗水,中科煉化公司副總工程師、生產技術部經理郭勝軍便是其中的佼佼者。

    “2014年我調到中科煉化時,現場還是一片空地,這個項目從一張白紙到建成,自己能全程參與,傾注了大量的心血和感情,非常驕傲、非常自豪?!币宦纷邅?,郭勝軍見證了湛江東海島產業崛起,參與了公司的發展壯大,自豪之感油然而生。

    作為黨支部副書記,郭勝軍協助黨支部書記抓實黨建工作,響應市委開展“競標爭先”行動,將黨支部建在項目一線,圍繞主題行動、“揭榜掛帥”工作任務成立黨員攻關小組,開展用能優化、增產增量、航煤生產、科技開發等黨員攻關活動,帶頭守牢“安全環保思想”陣地,促進黨建與生產經營相容互促,2022年黨員攻堅降本增效3.66億元。

    自2022年9月調任生產技術部經理以來,郭勝軍幾乎未缺席過早調會,常常深入現場了解問題癥結。針對生產異常情況,他帶頭留守緊盯裝置運行,組織生產優化調整,努力降低對全系統的影響,保障全廠安全平穩運行。他大力推動HSE管理體系有效運行,組織強化工藝報警管理、變更管理、工藝紀律和操作紀律管理,實現工藝報警數同比下降97.4%,非計劃停工同比下降66.7%。

    通過調整能源結構、優化系統運行、實施能效提升項目等措施,郭勝軍全面落實節能降碳工作要求,提升能源管理水平。此外,他大力開展質量隱患治理和質量提升,先后組織解決了三苯裝船質量問題、乙醇胺產品裝桶質量問題、汽油裝船管線有雜質、石油苯中性試驗不合格、裂解碳五產品黃變、合成樹脂產品黑斑粒等質量問題,提升產品質量。

    “近年來,中科煉化見證了湛江東海島千億級綠色石化產業集群的崛起,也見證了湛江這座省域副中心城市經濟總量的持續增長?!惫鶆佘娬f,中科煉化將進一步強化在石油化工、新能源、節能降碳等方面新技術的應用,為東海島工業園區發展循環經濟提供更優質高效的支持。

    上一頁:湛江市發展和改革局:新能源產業“碳”路前行 下一頁:湛江要打造全國最大深海網箱產業帶

    推薦閱讀

    ?

    文章評論

    注冊或登后即可發表評論

    登錄注冊

    全部評論(0)

    客服

    小草社区在线观看免费观看,国产在线观看无码的免费网站,另类小说在线观看,亚洲人成影视在线观看
    <code id="veutz"><sup id="veutz"><pre id="veutz"></pre></sup></code>

    <p id="veutz"></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