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de id="veutz"><sup id="veutz"><pre id="veutz"></pre></sup></code>

<p id="veutz"></p>

    當前位置:網站首頁-> 資訊 -> 湛江資訊 -> 今日頭條

    湛江用“長壽”金招牌推開康養產業之門

    今日頭條

    2023-02-23

  • 收藏
    54397 0

    1.jpg

    湛江擁有漫長的海岸線,是休閑養生的好去處。圖為徐聞南極村。 

    遂溪紅樹林里空氣清新,鷺鳥翩躚。 藍偉強 攝

    湖光巖富含負氧離子,是洗肺勝地。 羅錦屏 攝

    早春,南海之濱的雷州半島,紅土地上綠意盎然。雷州東西洋,農機轟隆鬧春耕;大街小巷,枯黃的葉片從樹上掉落,新芽萌發;金沙灣畔,游人脫下沉重的冬衣,盡情享受海風的吹拂。

    湛藍的天、湛藍的海,是許多人對湛江的評價。這里位于中國大陸最南端,終年受海洋氣候的調節,空氣指數常年位居全省前列,號稱“洗肺之城”,環境優美,宜居宜游,房價適中,每年有許多“候鳥老人”到此過冬。

    好山好水養好人。得益于優越的自然環境,湛江擁有兩塊響當當的長壽招牌——2015年,湛江徐聞獲“中國長壽之鄉”稱號;2016年,遂溪獲得國際人口老齡化長壽化專家委員會頒發的國內第一塊“國際長壽養生基地”牌匾。

    然而,酒香也怕巷子深。近年來,湛江鄰近的廣西巴馬、海南澄邁等地因“長壽之鄉”的招牌而屢屢出圈,湛江的長壽之名卻深藏閨中,鮮為人知。擁有相似的資源,湛江該如何以“長壽”金鑰匙,做大做強長壽經濟,打開康養產業之門?

    ●南方日報記者 林露

    策劃:畢式明 顧大煒

    多方發力 加強品牌宣傳

    “中國長壽之鄉”是中國老年學和老年醫學學會評選認定的稱號。根據《長壽之鄉認定準則和方法》,其核心指標為人口平均預期壽命、百歲老年人口占總人口的比例、高齡人口比例,其支撐指標包括生態環境建設、森林覆蓋率、環境空氣質量、經濟收入及收入公平性、老年人優待和補貼制度等。

    2015年2月,湛江徐聞舉行“中國長壽之鄉”授牌儀式。據媒體報道,彼時徐聞人口有73萬人,其中百歲老人達112人,是“中國長壽之鄉”標準的4倍。

    約一年半后,遂溪獲“國際長壽養生基地”牌匾。談起“國際長壽養生基地”的申報,遂溪縣長壽養生研究會會長蔡銘表示,目前大多數人對“中國長壽之鄉”較為熟悉,實際上“國際長壽養生基地”的評定標準更加嚴格,相應的考核指標也更高。

    在當時的評選過程中,國際老齡化長壽化研究委員會與中國老年學學會曾多次派員到遂溪實地調研,采集空氣、土壤、水源等共254份樣本數據。經對比數據發現,遂溪在多項指數上都遠優于標準值。

    這些亮眼成績的取得并非易事。對湛江而言,無論是“中國長壽之鄉”,還是“國際長壽養生基地”,均是含金量非常高的名片。然而,隨著時間的流逝,倘若不繼續擦亮品牌知名度和美譽度,這兩張名片作為重要的無形資產,有可能湮沒在時代的塵埃中。

    縱觀當下,許多城市間存在一定程度的同質化傾向,特色城市品牌成為稀缺資源。利用差異化發展、塑造獨具一格的城市形象,才能進一步提高城市吸引力和影響力。

    拍攝《壽鄉密碼》大埔紀錄片、《長壽大埔歡迎您》主題宣傳曲MV、打造長壽之鄉展館……借鑒“世界長壽之鄉”,梅州大埔在長壽品牌的宣傳推廣經驗。湛江可通過舉辦文化節,拍攝微紀錄片、宣傳片,邀請網紅主播進行推介等形式,創新城市品牌傳播方式,在社交媒體持續造勢。

    自然稟賦 挖掘長壽密碼

    長壽二字,與生活環境緊密相關,“長壽之鄉”的招牌,則意味著當地自然條件必定有其出彩之處。

    雷州半島與山東半島、遼東半島合稱中國三大半島,是中國唯一的亞熱帶半島。從空中俯瞰,猶如蛟龍入海,與海南島隔海相望,氣勢磅礴。雷州半島由火山噴發造就——幾千萬年前,地殼運動和火山爆發澆筑出這片熱土。正因如此,雷州半島擁有肥沃的土地和優良的港口,富含火山灰的紅土地和海水中擁有各類礦物質和微量元素,這使半島的農業發展擁有得天獨厚的優勢,一年四季都能孕育出優質蔬果。

    湛江年平均氣溫在22.7℃—23.5℃左右,擁有充足的日照,較少受到寒氣等對人體健康不利因素的威脅,這也給人體的血管、神經、肌肉一個很好的舒緩和調養環境。此外,本地不少地方土壤富含微量元素硒,這一元素能增強人體免疫,提高人體對疾病的抵抗能力。

    坐擁中國面積最大的國家級紅樹林自然保護區、中國近海面積最大的國家級珊瑚自然保護區、世界地質公園湖光巖、中國最大的火山島硇洲島等,近年來,湛江在生態文明建設方面持續發力?!?023年湛江市政府工作報告》指出,2022年,湛江空氣質量保持全省前列;深入推行林長制,造林與生態修復11.1萬畝;全面推行河湖長制,縣級及以上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達標率、地表水國考斷面水質優良率100%。

    除了自然環境的影響,長壽密碼與歷史淵源、人文習俗、生態環境等多方面息息相關,是多方共同作用的結果。

    早在2015年,遂溪縣長壽養生研究會成立,曾聯合遂溪縣民政局組成調查組,先后到遂溪縣各鎮進行實地考察,對部分百周歲以上老人的健康狀況和長壽成因開展走訪調研活動,撰寫了《遂溪縣百歲老人生活健康狀況的調研報告》,為遂溪進一步提高百歲老人的健康水平和探索養生之道提供參考。

    唯有持之以恒地開展走訪調查、信息收集,進行數據統計、結果分析,通過數據說話,才能對后續相關產業建設、產品研發、品牌推廣等更好地提供決策參考。

    文旅賦能 發力長壽經濟

    湛江是不少“候鳥老人”偏愛的過冬地,每年冬天,許多來自北方的老人結伴到此,度過暖冬后,再如候鳥遷徙般回到北方。

    全民健康意識的提高,推動養老、醫療、旅游等相關產業持續發展,使長壽經濟成為消費升級的新藍海。借助長壽IP,做大做強長壽經濟,有利于吸引更多資本、人才、技術,開辟發展新空間,從而反哺當地民生事業,提高民生福祉。

    長壽經濟的發展,與當地的文旅產業息息相關。文化是旅游的靈魂,旅游是文化的載體,文旅融合是度假、養生、休閑產業的新趨勢。城市的表層吸引力,或許在于某一事件、某樣東西,而其深層吸引力,則離不開當地獨特的人文氣質。只有展現出城市內涵,才能真正樹立起口碑,實現破圈。

    今年春節前,受瓊州海峽停航影響,大量車輛在湛江徐聞排起長龍,湛江人用志愿服務溫暖滯留旅客的心,進入全國人民的視野。有視頻博主發表視頻,感謝溫厚湛江人施以援手,也有人趁此機會留在湛江,認識湛江的美。

    實際上,湛江文旅資源豐富、歷史傳承深厚,但一直以來囿于交通、基礎設施等原因,未得到較好發展。地方特色濃郁的雷歌雷劇、吳川飄色、遂溪醒獅,世界兩大瑪珥湖之一的湖光巖,全省面積最大的紅樹林,遠近聞名的海灣城市、軍港之城……無一不體現出獨特的文化內涵。

    歷史上,雷州半島經歷過三次大移民,古越文化、土著文化、漢閩文化和中原文化在此交融,孕育了數量眾多、形式多樣、內涵豐富、特色鮮明的非物質文化遺產。這個正月,闊別已久的湛江年例回歸大眾視野,人龍舞、儺舞、醒獅、游魚等系列非遺、民俗展演令人大飽眼福。

    目前,加快大園區建設、推進大文旅開發、深化大數據應用,是湛江未來幾年聚焦發力、久久為功的具體抓手。湛江正發揮一灣兩岸、三面環海的獨特優勢,推動文化遺產、文化資源、文化要素融入旅游產業鏈,全力構建大文旅格局。此外,遂溪正在申報“遂溪·中國天然康養勝地”品牌,以遂溪縣城為核心,以黃略、建新兩鎮為兩翼,將建成功能完善、帶動性強的長壽養生文化旅游產業帶。

    ■相關

    強化醫養結合 守護最美“夕陽紅”

    莫道桑榆晚,為霞尚滿天。數據顯示,截至2022年底,湛江全市60歲以上老年人約有137.69萬人。面對已然到來的老齡社會,如何做到老有所醫、老有所養,保障老年人生活質量,是湛江持續探索的問題。

    為不斷完善老齡法律體系,持續加強老齡事業頂層設計,湛江接連出臺《關于深入推進醫養結合工作的實施意見》《湛江市新建住宅小區配套社區居家養老服務用房管理試行辦法》等政策文件,為加快老齡事業發展提供強有力政策保障;同時出臺《湛江市開展醫養結合機構服務質量提升行動實施方案》,推進醫養結合機構服務能力和質量提升工作。

    改善老年人就醫環境

    科技進步帶來就醫方式的改變。打造老年友善醫療機構,是衡量一個地方對老年人關愛的標準之一。

    2022年,湛江全市80%的綜合性醫院、康復醫院、護理院和基層醫療衛生機構都在創建“老年友善醫療機構”。截至當年12月底,全市共有183家綜合性醫院、康復醫院、護理院和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獲得2022年度“湛江市老年友善醫療機構”稱號。此外,湛江市中心人民醫院、廣東醫科大學附屬醫院、廣東醫科大學附屬第二醫院獲評2021年度“廣東省老年友善醫療機構”,廣東醫科大學附屬醫院入選“國家老年友善醫療機構典型案例”。

    湛江持續改善老年人就醫環境,2022年全市二級及以上綜合醫院(含中醫)32家,其中開設老年病科的二級以上綜合醫院16家,湛江市第四人民醫院老年病區基礎設施及服務能力提升項目被列入區域醫療中心工程。與此同時,提升老年醫學保障能力——2021年廣東醫科大學附屬院被評定為“全國老年醫學人才培訓項目省級培訓基地”,多次進行老年醫學人才規范化培訓。

    此外,湛江授權湛江市第二中醫院、湛江市第四人民醫院為全市新列入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專業機構,強化項目管理人才隊伍培訓,不定期開展湛江市醫養結合與失能老年人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工作的醫療結構指導及培訓。

    擴大醫養結合服務能力供給

    湛江持續推進“全國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區”創建,目前全市有5個社區獲得“全國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區”稱號,分別是廉江市高橋鎮平山崗村、徐聞縣角尾鄉放坡村、遂溪縣遂城鎮官湖村、雷州市客路鎮南山乙村、吳川市吳陽鎮秧義村。

    與此同時,湛江擴大醫養結合服務能力供給。截至去年12月底,湛江醫養結合機構數共27家,較2021年增加10家。湛江市第二中醫醫院被評為“全國醫養結合典型經驗單位”,廣東省友好農場醫院(徐聞)醫養結合機構成為首批國家衛健委遠程協同服務試點,湛江市養老服務中心獲評廣東省五星級養老機構。

    今年,湛江加大革命老區醫養結合建設。湛江廉江市安鋪鎮中心衛生院、廣東紅湖農場醫院爭取到中央專項彩票公益金進行醫養結合機構改造,目前資金已到位,預計年底完成改造并投入使用;廉江市、雷州市已獲得2023年度中央專項彩票公益資金支持醫養結合機構升級改造。

    此外,湛江持續營造孝親敬老社會氛圍,廣泛開展”智慧助老”活動,持續開展人口老齡化國情教育。湛江每年開展老年人“健康宣傳周”“敬老月”等活動,通過開展發放宣傳單、懸掛宣傳橫幅、開展講座、接受群眾咨詢、義診等形式,幫助老人進行年審認證、家庭醫生簽約等工作,提高老年人自我健康管理意識。

    ■他山之石

    長壽之鄉巴馬的出圈之路

    在社交軟件上搜索“巴馬長壽村”,彈出來的信息中,有不少是來自天南海北的旅客在巴馬的旅游打卡照,其中“養生天堂”“長壽”“礦泉水”等是網友提及的高頻詞。曾經的國家級貧困縣,如今在社交網絡上頻頻出圈,成為不少游客向往的打卡地。

    回顧巴馬的出圈之路,“長壽”這一關鍵詞在其中的作用不容小覷。

    巴馬瑤族自治縣政府官網顯示,巴馬位于廣西壯族自治區河池市,是中國第一個被國際、國內雙認定為“世界長壽之鄉“和“中國長壽之鄉”的縣份,百歲壽星比例位居世界五大長壽鄉之首。巴馬生態環境適宜,全縣森林覆蓋率達70%,得益于空氣、水、地磁、食物、環境等長壽因素,每年有10萬左右的“候鳥人”聚居這里養生度假。

    巴馬因地制宜,明確發力方向,依托長壽養生資源及文化,構建完備的康養體系,補齊服務短板,推動全域旅游建設。

    據新華網報道,2013年,巴馬成為巴馬長壽養生國際旅游區核心區。2019年,廣西將“巴馬長壽養生國際旅游區”升級為“巴馬國際長壽養生旅游勝地”。河池抓住這一戰略機遇,依托粵桂協作機制,在巴馬加快打造百億元健康水產業、百億元長壽食品加工業、百億元文旅康養產業、百億元數字經濟產業“四個百億元”生態產業發展集群,初步構建了特色鮮明、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大健康文旅產業體系。

    《廣西“十四五”文化和旅游發展規劃》明確指出,加快建設巴馬國際長壽養生旅游勝地。培育特色鮮明的健康旅游產業功能區,推進深圳巴馬大健康合作特別試驗區建設,繼續辦好中國—東盟傳統醫藥健康旅游國際論壇,發展主題文化演藝、康養休閑娛樂、民族工藝品、長壽文化會展等文化產業,打造世界長壽文化交流合作中心和國際知名、服務一流的長壽養生旅游勝地。頂層設計和政策保障,為巴馬的發展注入源源不斷的活力。

    上一頁:湛江召開2023年全市發展和改革工作會議 下一頁:讓文明成為湛江的流行色

    推薦閱讀

    ?

    文章評論

    注冊或登后即可發表評論

    登錄注冊

    全部評論(0)

    客服

    小草社区在线观看免费观看,国产在线观看无码的免费网站,另类小说在线观看,亚洲人成影视在线观看
    <code id="veutz"><sup id="veutz"><pre id="veutz"></pre></sup></code>

    <p id="veutz"></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