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4日,記者從市自然資源局獲悉,《湛江市科學綠化實施方案》近日出臺,為全面提升森林生態系統質量和穩定性,增強森林生態產品供給能力和生態系統碳匯能力,推進建設“紅樹林之城”創建國家森林城市和國家生態園林城市保駕護航。方案提出,到2025年,全市森林覆蓋率達到23.11%以上,森林蓄積量達到1678萬立方米,湛江城市建成區綠化覆蓋率達41%以上,城區鄉土適生植物使用率達80%以上,全市林業產業總產值達280億元。
方案在“基本原則”中提出,本著對歷史負責、對人民負責的態度,保護好古樹名木、天然次生林、紅樹林、沿海防護林等林木;加大對城市喬灌草、綠地、濕地系統保護,特別是強化對古樹大樹保護,留住更多城市記憶。以提高森林質量、增強森林生態系統碳匯能力為重點,著力提升森林生態功能,推動國土綠化高質量發展。
在工作目標上,方案提出,持續推進雷州半島生態修復,因地制宜開展科學綠化,持續增加森林面積,穩步提高森林質量,著力提升生態系統碳匯能力,森林覆蓋率保持穩定。探索推進碳普惠項目生態產品實現價值途徑,加快培育輻射帶動能力強的省級特色經濟林、林下經濟示范基地和具有強示范效應的森林旅游、森林康養、自然教育等綠色生態新業態。
方案提出十個方面的工作任務:一、科學編制綠化規劃。綠化相關規劃要落實最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嚴格按照國土空間管控要求,合理劃定規劃范圍,明確綠化發展目標,確保綜合目標滿足生態景觀、經濟效益、安全宜居等要求。二、合理安排綠化用地。根據第三次全國國土調查數據和國土空間規劃要求,綜合考慮土地利用結構、土地適宜性等因素,均衡森林、綠地分布,科學確定綠化用地,實行精準化管理。三、科學選擇綠化樹種。依據植樹造林的立地條件,按照適地適樹原則,合理選擇綠化樹種。根據湛江地區臺風頻發、夏季氣溫高、光照強的特點,城市綠化應選擇抗風性強、遮蔭效果好、兼顧景觀需要的鄉土樹種,審慎使用外來樹種。四、扎實開展生態保護修復。統籌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統治理,優化生態安全屏障體系,構建生態廊道和生物多樣性保護網絡,提升生態系統質量和穩定性?!笆奈濉逼陂g,計劃完成恢復熱帶季雨林1667公頃,桉樹純林改造4000公頃,營造高質量水源林3725公頃,修復沿?;闪謳?000公頃,實施礦山生態修復治理20處66.7公頃,建設碧道287公里,完成土壤酸化耕地治理4000公頃??茖W開展紅樹林保護修復,2020-2025年計劃新造紅樹林2813公頃,現有紅樹林修復1370公頃。五、因地制宜開展城市綠化。有序開展國家生態園林城市建設,全面推進城市綠化增量提質。打造活力普惠的美麗公園,進一步增強公園親民性、互動性,推動公園煥發新活力。合理拓展立體綠化,推廣陽臺、屋頂、墻面、架空層等立體綠化,拓展綠色空間。挖掘增綠潛力,通過建設用地騰挪置換、拆違建綠、農用地轉用等方式加大增綠力度,留足綠化空間。六、節儉務實建綠。遵循“宜林則林、宜草則草”原則,造封育結合推進國土綠化,不提倡大規模、高投入采用輔助工程措施創造條件造林綠化。七、切實加強古樹名木保護。加快修訂《湛江市古樹名木保護管理辦法》,壓實古樹名木管護責任,嚴格保護古樹名木及其自然生境,對瀕危古樹名木及時搶救復壯。八、加強管護,提升生態功能。加強對新造林撫育,提升森林樹木質量,發揮其最大固碳、保持水土、防風固沙、調節氣候等生態功能。九、積極探索生態富民路徑。實行森林分類經營,因地制宜發展商品林,實行“林、漿、 紙”一體化,打造森林培育與木材加工全鏈條,提高林業經濟效益。十、大力提升管理水平。推深做實林長制,嚴格落實森林資源保護和發展目標責任制,不斷提升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水平。
推薦閱讀
文章評論
注冊或登后即可發表評論
登錄注冊
全部評論(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