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de id="veutz"><sup id="veutz"><pre id="veutz"></pre></sup></code>

<p id="veutz"></p>

    當前位置:網站首頁-> 資訊 -> 湛江資訊 -> 圖讀湛江

    打造海洋強市助力“藍色崛起”

    圖讀湛江

    2019-08-09

  • 收藏
    1040291 0

    湛江港灣,蔚藍逐夢。

    《湛江市藍色海洋綜合開發計劃(2017—2020)》(以下簡稱《計劃》)出臺兩年以來,我市海洋經濟保持高質量發展態勢?!队媱潯诽岢?,到2020年完成全國海洋經濟示范城市建設任務,使湛江成為廣東海洋經濟創新發展的重要增長極的總體目標。這為湛江海洋可持續開發與利用提供科學依據,更加系統全面地描繪了“藍色崛起”藍圖。

    湛江被定位為全國海洋經濟創新發展示范城市、北部灣中心城市等。湛江市委、市政府緊抓歷史機遇,堅持藍色引領,提出“四大抓手,五大產業發展計劃”的戰略部署,其中的“藍色海洋綜合開發計劃”,是充分發揮湛江海洋資源優勢和區位優勢,優化海洋產業結構,轉變發展海洋經濟發展方式,推動海洋綜合開發利用,實現湛江“藍色崛起”的重要抓手。

    東海島附近海域的白海豚。?

    亮點成效

    據市自然資源局負責人介紹,近年來,通過加強海洋生態文明建設,我市海洋資源對海洋經濟發展承載力有所改善:

    以海洋生態環境整治修復為抓手,加大海洋生態保護力度。繼我市投入數億元開展港灣養殖設施清理整治、金沙灣海濱浴場和漁港公園沙灘修復整治、湛江流沙灣生態修復項目建設、金沙灣南北島整治、海東新區奧體中心附近觀海長廊整治修復后,2017年以來,我市投入1.5億元開展硇洲島海域海岸帶整治工程、六極北莉海島整治修復、湛江灣(北部)海岸帶海岸線綜合整治及修復、廣州灣大道等工程,目前共整治和修復海岸線246公里。

    揀魚工在工作。?

    海洋生態保護工作長抓不懈。海洋自然保護區面積和個數均居廣東省首位。湛江已建立各種類型海洋自然保護區22個,面積達13.6萬公頃,占全市海域面積6.8%。擁有國家級保護區2個,國家級海洋公園2個,國家級水產種質資源保護區1個。開展人工魚礁和海洋牧場建設,目前已建成人工魚礁9座,在建3座,建成人工魚礁礁區面積8510.7公頃,制作和投放礁體9187個,重點推進湛江市硇洲島海域國家級海洋牧場示范區建設。近期,我市全面開展東海島堵海大堤破堤研究工作,完成全市相關單位的征求意見工作。

    積極開展瀕危海洋生物救助行動。我市不斷加大海洋珍稀生物保護力度,每年積極組織開展“中華白海豚保護宣傳日”科普宣傳活動和“世界海洋日暨全國海洋宣傳日”活動,通過豐富多樣的活動形式,呼吁大家保護海洋生物,保護海洋環境。日前,我市成功救助一頭受傷印度洋瓶鼻海豚。

    美麗湛江灣。?

    職能部門解讀

    市發改局:

    圍繞《計劃》及2019年政府工作重點,市發改局進一步強化項目支撐,推進一批海洋特色產業項目和臨港重化工業項目落地建設,力促湛江“藍色崛起”。

    我們將始終堅持以建設海洋強市和推動藍色海洋綜合開發計劃為導向,加快發展高質量現代海洋產業,積極發展現代鋼鐵、生物制藥、先進海工裝備、先進船舶制造等先進制造業,支持軍民融合、精細化工、現代物流、新能源、新材料等重大產業加快建設;推進海洋經濟創新發展示范城市建設,以《計劃》為綱領,推進涉海項目穩步實施,發揮好我市豐富的海洋資源優勢,嚴格落實我市“海洋經濟創新發展示范工作承諾書”和實施方案建設內容,以實施方案項目庫21個重點項目為基礎,圍繞推進海洋生物產業、海洋高端裝備產業的產業鏈協同創新與產業孵化集聚創新,支持我市海洋創新基地和海洋科技產業創新中心建設;加強海洋生態環境保護,推進美麗海灣和美麗海島建設,持續開展漁業資源增殖放流行動,保護海洋漁業資源。

    美麗的海岸線。?

    市文廣旅體局:

    我市積極優化濱海旅游產業布局,謀劃環雷州半島濱海旅游產業帶布局,結合廣東濱海旅游公路湛江段建設,編制實施《環雷州半島濱海旅游帶旅游項目策劃》,與市規劃局共同編制《雷州半島濱海地區五星級度假酒店選址專題研究》,為環雷州半島高端度假酒店產業發展謀篇布局,為項目落地提供指引。同時,對硇洲島、特呈島等海島的全域旅游發展進行策劃,指導海島旅游開發。

    隨著華僑城集團湛江全域旅游開發項目加快推進,其中調順島片區綜合開發項目、雷州歷史街區提升改造項目、湖光巖景區委托管理及整體提升項目有望在9月份開工;遂溪華強方特遂溪東方神畫項目談判已進入實質性階段;鼎龍灣啟動創建國家級旅游度假區,德薩斯水上世界二期已建成并投入使用;特呈島全域旅游建設有序推進,游客服務中心已建設完成;湛江灣紅嘴鷗游船改造升級項目投資2500萬元,計劃于今年年底投入使用。

    繁忙的湛江海灣。

    專家解讀

    樹立蔚藍海洋理念爭創模范沿海城市

    廣東海洋大學寸金學院經濟與金融系教授何為民:

    對湛江而言,發展海洋經濟是利用地理上的資源稟賦優勢,推動經濟發展的重要手段。湛江也適時推出了相應的發展戰略,特別是市委、市政府提出要“把雷州半島打造成為國家現代化沿海經濟帶先行區”戰略,是湛江市海洋經濟發展的重要方向。目前,湛江市在海洋油氣、海洋交通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績。今年上半年湛江市化工產業總產值達到了28.1億元,增加了27.4%。

    從目前湛江海洋經濟發展現狀看,海洋生態發展方面亟待加強。經濟可持續發展的前提就是要對海洋進行合理開發。湛江雖有較為豐富的海洋資源,通過市場調節達到了一定的合理配置程度,但在規模上卻沒有實現有效合理控制,在現階段一些水產品要從國外進口,才能滿足現有產品加工企業的生產規模。7月8日,湛江港從印度、馬來西亞進口冷凍產品的冷鏈快線成功首航,這標志著湛江港運輸有了一個新的突破,同時也說明了海洋資源的短缺。

    追求經濟發展和海洋保護是有機統一的,沒有保護,也就談不上發展。應當在發展的基礎上,同時制定生態、經濟發展雙目標,不能只追求產業規模,而忽略生態保護。政府引導企業在水產品加工方面盡快完成產業升級,企業要不斷開發新產品,提高附加價值。不能停留在海產品粗加工階段。同時對鋼鐵以及石化企業的排放應當嚴把關,實現能源再利用。

    湛江雖然仍屬欠發達地區,但經濟發展,特別是海洋經濟這一領域里,資源利用方面更應當具有超前意識,不能為了發展而發展,更要注重清潔生產,在生產流程中就要建立一整套較為先進的生產理念。同時應建立湛江藍色海洋的循環經濟系統,在“減量、再利用、資源化”(3R原則)方面加大力度,從生產、消費源頭減少對海洋環境的損害。湛江不僅要構建海洋經濟發展目標,同時也應當爭創蔚藍海洋、環境保護的模范沿海城市。

    廣州灣大道漁港公園路段。

    企業心聲

    串珠成鏈打造高端休閑游

    翔云船務公司負責人、資深海上旅游從業人士黃昆:

    得益于湛江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得益于超前意識的系列海濱主題公園建設,湛江灣最有條件發展高端休閑旅游,最有可能成為湛江旅游的增長極和突破口。如何快速發展湛江旅游,找到突破口?我們往往容易陷于誤區,以為非要巨大的投資不可。實際上經過多年的奮斗和積累,我們已經打造了不少現成的“珍珠”。金沙灣、中澳友誼花園、漁港公園、觀海長廊、海濱公園、漁人碼頭、特呈島等都是閃亮的珍珠,單獨拿出來看未必驚艷,但要是用游船和游艇把它們串聯起來,就是一串閃亮奪目的瑰寶。

    金沙灣和藍月灣(打包漁港公園)已經是2個現成的國家4A景區。在此基礎上,打包全港灣升級為國家5A景區——湛江海灣主題公園,使之成為湛江旅游的旗艦,不再是不可能的任務。屆時周邊的市政設施、賓館酒店、海鮮食肆等,都成了大景區的現成配套。而目前急需的投入,不過是在每個濱海公園配套游船碼頭。為什么要強調用游船而不是汽車串聯景點?主要為了解決旅行社組團進入湛江的動力。通過船公司分利旅行社,湛江才有希望成為有吸引力、有盈利模式的旅游目的地。

    湛江國聯水產的工人在加工對蝦產品。

    植好梧桐樹,引來“海鳳凰”

    湛江啟迪科技園運營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長吳鷹:

    2015年5月,啟迪控股與湛江市人民政府簽訂戰略合作框架協議。2016年5月,湛江啟迪作為啟迪控股服務湛江藍色經濟的“急先鋒”落地湛江。湛江各級政府出臺各項利好政策,創新海洋科技成果轉化交易模式,形成科技創新驅動海洋經濟發展新模式,基本建成高端化、高質化的海洋生物和海洋高端裝備產業體系。

    2018年1月,由湛江啟迪運營的國內首家海洋實業孵化器在海洋科技產業創新中心落成。該中心園區首期規劃面積400畝,總建筑面積28萬平方米,目前仍在建設中,中山大學海洋生物科技創新中心、上海交通大學海洋先進材料研究中心、廣東醫科大學海洋醫藥研究院、海蘭信科技有限公司等一批涵蓋海洋生物、海洋裝備、海洋科技等領域的近20家科研院校及企業率先入駐。作為省委、省政府創新發展的重大建設項目,藍色經濟創新實驗基地及陸??缃鐒撔碌暮Q螽a業創新高地已具雛形。

    2019年,在湛江啟迪建設的海洋示范市公共服務平臺上,整合了海洋領域多個專業公司機構多項成果的運用,從南海海面傳感器實時傳送的數據,和小目標雷達捕捉的成千上萬目標信號和AIS信號,通過人工智能算法,在多臺風的湛江,可無縫監測海洋風暴潮與人類活動動態預警,各種數據傳送無疑依賴全天候通訊導航技術的發展,這些技術創新在湛江都有廣闊的應用前景。各家科技公司的前沿技術正在湛江啟迪海洋孵化器發生化學反應。

    隨著南方海洋科學與工程廣東省實驗室(湛江)的落地,湛江藍色經濟也迎來了一個全新的發展機遇,海洋生物醫藥、海工材料、海洋大數據等實業孵化器集群,和廣東海洋大學、中國熱帶農業科學研究院、職業教育基地等科研院所構建創新圈,將臨港工業扎堆的東海島與高鐵新城連片,形成產城合一的海洋產業鏈發展格局,成為海洋科技從實驗室成果到產業化運用的助推器。

    在政府部門的支持下,湛江啟迪已組織舉辦了多場專業人才項目交流、創新成果對接,積極配對高??蒲谐晒?、企業產品技術對接需求,將中心營造成各種創新要素集聚的“創新社區”。

    湛江啟迪將繼續立足本地,整合各類海洋科研、產業資源,植好梧桐樹,引來“海鳳凰”——讓創新人才在此匯聚、高精尖創新資源在此落地生根,為湛江海洋經濟發展注入充沛動力。


    上一頁:讓發展成果惠及全體湛江百姓 下一頁:閱讀嘉年華 書香飄滿城

    推薦閱讀

    ?

    文章評論

    注冊或登后即可發表評論

    登錄注冊

    全部評論(0)

    客服

    小草社区在线观看免费观看,国产在线观看无码的免费网站,另类小说在线观看,亚洲人成影视在线观看
    <code id="veutz"><sup id="veutz"><pre id="veutz"></pre></sup></code>

    <p id="veutz"></p>